【魏氏资讯】
柠檬酸裂解酶研究历程:从植物代谢到糖脂调控枢纽
柠檬酸裂解酶(Citrate Lyase)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,早期聚焦于其在植物种子萌发和油质代谢中的关键作用,如蓖麻胚乳中该酶活性随萌发显著上升,驱动脂肪酸分解供能。1981年,Boulton等在解脂耶氏酵母中首次证实其调控油脂合成的功能。后续研究揭示其多聚体结构特性,如构巢曲霉的六聚体结构。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,ACLY(ATP依赖型柠檬酸裂解酶)被发现是连接糖代谢与脂质合成的核心枢纽,在真核生物中通过催化柠檬酸裂解生成乙酰辅酶A,为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提供前体,成为代谢调控研究的重点对象。
柠檬酸裂解酶生产工艺关键步骤:
菌体培养:通过发酵技术扩增含目标酶的微生物(如粘红酵母),积累足够菌体量。
细胞破碎:采用玻璃珠法或超声波法破碎细胞壁,释放胞内酶液,控制条件(如冰浴、功率、时间)以保持酶活性。
初步纯化:通过絮凝、过滤、超滤等步骤去除杂质,浓缩酶液,提高纯度。
深度纯化:利用离子交换层析、凝胶过滤等技术进一步分离目标酶,获得高活性酶制剂。
活性检测: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(如NADH减少速率)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。
什么是柠檬酸裂解酶
柠檬酸裂解酶(EC 4.1.3.6)是一种催化柠檬酸裂解为乙酸和草酰乙酸的酶,性状多为浅褐色或淡奶油色冻干粉末,溶于水,最佳pH为8.0-9.0,溶解后溶液需低温保存(0-4℃短期,-20℃长期)。其作用机制依赖于镁离子等金属辅因子,通过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与柠檬酸结合,在ATP供能下断裂化学键,生成乙酸和草酰乙酸。该酶参与柠檬酸盐的缺氧异化及能量代谢调节,在微量滴定板测定柠檬酸浓度等酶学分析中广泛应用。
柠檬酸裂解酶应用何处
1. 生物项目开发:主要应用于生物生命科学课题项目开发和生物前沿技术等领域。
2. 实验检测分析:生物数据检测分析和数据库模型构建验证。
3. 对外出口贸易:通过外贸出口供应国外科研机构项目开发、学术经验交流和国外终端生物公司生产开发新品。
我们的柠檬酸裂解酶
种类丰富:常规现货50000+试剂,种类齐全
规格优势:齐全的包装梯度瓶装、袋装、桶装
质量保障:科研级精湛工艺、技术资料证书齐全
魏氏试剂黄金产品
名称 |
cas号 |
含量 |
库存 |
柠檬酸裂解酶 |
9012-83-3 |
活性≥0.25U/mg |
有 |
胆碱氧化酶 |
9028-67-5 |
纯度≥90% |
有 |
尿素酶 |
9002-13-5 |
≥98% |
有 |
腺苷脱氨酶 |
9026-93-1 |
≥95% |
有 |
丙酮酸氧化酶 |
9001-96-1 |
纯度≥90% |
有 |
葡萄糖氧化酶 |
9001-37-0 |
>180U/mg |
有 |
乙醛脱氢酶 |
9028-88-0 |
活力≥20U/mg |
有 |
胰蛋白酶 |
9002-07-7 |
≥2500USP.U/mg |
有 |
葡萄糖脱氢酶 |
9028-53-9 |
含量≥94% |
有 |
乙酰胆碱酯酶 |
9000-81-1 |
纯度≥94% |
有 |